『建築師的責任是創造一種秩序感、場所感以及關聯感』.......理查邁爾 Richard Meier
模矩是構成建築重要的基礎,柱子的間距是模矩、窗框是模矩、從最大的樑柱到最小的門,每一個都是模矩重複的成果,這些隱性存在的隱性規則,構成一棟建築。東方的木構建築所用的魯班尺是模矩,紫禁城是模矩、Palladio是模矩、水晶宮是模矩。罕有建築不是應用模矩的觀念來構成的,模矩是建築中隱藏的規則。早在西方的柯比意大量的應用黃金模矩之前,東方建築早就已經藉由模矩,製造出大量並且具有秩序的模矩建築,以紫禁城為例,強烈的模矩系統使得這個大量的建築群仍然呈現著隱藏且和諧的秩序性。 通過義大利文藝復興Palliadio的「模矩秩序法則」,柯比意利用模矩的多重關係來研究人類相對度量的韻律。透過模矩產生的秩序,而形成整體環境的統一格律,一如音樂、統一格律的重複與反覆。秩序一直都是建築中隱身的主角。
秩序不只是形式上的秩序,有太多的建築單純為了取悅眼睛的因素,而製造出形式上的秩序,去設計多餘的造型或是與構造、製程無關的秩序元素。中國的古建築所產生的秩序是因為構造而產生的,受限木材的強度與尺寸的極限,而產生的模矩與秩序。是因為構造而有了秩序。真實的建築因構造的重覆性而產生了韻律,但是視覺的建築,卻是為了秩序而大量生產無用的構造。任何企圖用視覺元素去建構的秩序,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最後都會被認為是虛假的。因為那違反了真實這件事,而任何違反真實的,最終將無法恆久。
而透過因構築模矩所產生的”空間“秩序,與視覺秩序的不同之處,也在於前者因為建立在構築上,因此才顯隱藏。而這個隱藏卻又強的秩序才能滲透到整個空間的每個角落之中。構築與材料中所需要的秩序永恆而真實的存在,因此,並不是去刻意設計秩序,而是透過真實的面對構築而產生了秩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