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矩如同線規工具或視覺度量,與音樂的線譜相同』......柯比意 Le Corbusier
1952年柯比意在馬賽建了一座堪稱為迷你城市的集合公寓,是那個時代第一個嚐試將挑高住宅立體化到高層大樓之中,地面層挑高通透作為開放空間,實踐了將城市立體化的可能,也是柯比意將「明日城市」一書的概念性紙上建築實踐的作品。
在完成了Villa savoy 的單一建築後,柯比意轉向小尺度的人體與極大尺度的城市研究,在1942-50之間,大約在他40-50 歲之間,提出了「模矩論」與「明日城市」,在那之後他試圖思考與建立人類共通的設計模矩與原則,尋找更具人類普世性的共同建築原則:「模矩」,在人體及城市這兩個極大與極小的尺度上。而馬賽公寓可以說是他將「模矩論」與「城市論」兩者同時完成在一個建築作品上的嘗試。馬賽公寓算是柯比意第一個大量住宅的單一棟作品,大量體建築需要統一的模矩系統來達成營造的重複性需求,這樣的模矩是為結構與構造施工需要而存在的,是建築成為工程可行性與經濟性的基本單元,建築的模矩無所不在,並且進而成為一種美學精神。
而這個馬賽公寓「模矩」設計的背後,有試圖回答全體人類居住需求的「範型」思考,而不只是完成個體的需要或美學的滿足,建築師透過個案來探討「範型」的這件事,更是柯比意在「邁向建築」一書中揭櫫的建築重要精神之一:建築必須是一種革命,建築必須往提供原型模矩的方向思考。模矩不只是為施工而存在,而應該是關於範型的創造,而可以說設計活動是關於模矩的創造與創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