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者,廡出一步也,宜曲宜長則勝。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構曲廊,之字曲者,依勢而曲。或幡山腰,或窮水際,通花渡壑,蜿蜒無盡。』......明 計成,《園冶》
德國19世紀著名的建築理論家 戈特弗里德·森佩爾(Gottfried Semper)在其《建築四要素》一書中提到,建築中有四個要素:屋頂,牆體,火爐,高台,而這四個要素,對應提供著人類在建築中關於遮蔽,圍合,聚集,抬升四個的四個建築的基本需求。建築藉由牆面來達到空間圍合的功能,遮蔽了風雨,但建築卻因此而成為了封閉的狀態,牆面成了建築的硬實邊界,而使人類失去了與自然的連結。可以說有了現代建築這件事情以來,人類在做的就是製造盒子將自己封閉起來,產生完全可以控制的內部環境。而因著這樣的隔離於是又需要用更多的空調及燈光來將自然以人造的手段補回來。西方因著石造建築的傳統而產生出完全隔絕的空間區分,然而從中國發源的東方建築對於居住環境的控制方式卻是以『離』的疏導方式來創造通風滲透而舒適的環境。東方建築中多數的空間是開放而疏離,只有少數空間如臥室等空間是以完全的封閉,因此就牆體這件事,東方的建築便有著從疏到密的各樣比例開放度的設計模式,可以說東方的牆是為了開放而存在,而不是為了封閉而存在著。
西方傳統建築的牆與屋頂、樓板形成了連續的閉合空間,然而東方建築在牆與屋頂這兩件事上卻是各自獨立且脫離的。現代建築史上一個重要且關於邊界分離的案子要算是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 1929年設計的巴賽隆納世博會德國館,這個橫空出世的驚天作品,在那個當時對現代建築的理解仍是白盒子的時代,是建築史上重要的一次顛覆。而以提倡 less is more 的密斯在巴賽隆納德國館的設計中更是將牆與屋頂元素達成更大程度的邊界分離。而這樣的邊界分離所達成的滲入效果,即如同菩薩寺的這個設計中所出現的滲透性,而只是以不同座標的方式呈現。
所有的建築元以脫離彼此的方式而存在,牆脫離樓板、樓梯脫離牆、牆脫離窗、而創造出最大程度地滲透與開放,元素的邊界分離更達成東方建築才獨有的開放感與自然共生觀。當代建築垂直性地往高層化發展,因而形成了更加封閉的系統與外殼,越往上發展的建築反而越是封閉單調,因而形成了建築上的垂直僵局,建築以邊界分離所產生的自然滲入提供了一個化解垂直僵局的可能。
留言
張貼留言